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单县  > 正文

单县谢集镇王桥史楼新村: 强村富民新路子 联村帮带共发展

作者: 来源: 发表时间: 2021-11-29 15:34

管理草莓大棚

村民在致富车间里工作

家门口就业,挣钱顾家两不误

村民在农场里工作

村内一隅

矗立在村头的新村牌坊格外耀眼

初冬时节,记者走进单县谢集镇王桥史楼新村,村口耸立着的高大宽广的新村牌坊格外耀眼,一条干净整洁、笔直宽阔的乡村公路直通村内;一排排媲美别墅的两层小楼整齐划一;房前屋后绿意盎然,街头巷尾欢声笑语,一幅美丽乡村、安居乐业的幸福画卷呈现在记者眼前……

“别看俺们村现在村务服务大厅、幼儿园、小学、卫生室、超市、中心广场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,产业也很红火,但多年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象。不但地理位置偏僻、交通不便,而且村基础薄弱,村民收入低下。”提起往昔,史楼村党支部书记刘茂才满是感慨。

王桥史楼新村由王桥和史楼2个行政村组成,也叫东方红新村。2012年,在谢集镇党委政府支持下,两村利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,规划设计了占地485亩的“东方红新村”,将两村原有的16个自然村搬迁聚集,一同拆迁、建设和配套,组成现在的王桥史楼新村。

“新村从中心街隔开,左边居住的为原王桥村村民,右边是原史楼村村民。两村共用活动场所、会议室和党员活动中心,重大活动一起搞,有好的经验共同学习交流,有好的发展路子一起探讨,实现联村共建。”刘茂才说,光有好环境还不够。农民是农村的主人,农业才是发展主体,努力提升农业附加值才是农业发展的根本。

经过外出考察,两村确立了“发展生态观光农业,建设特色旅游新村”的产业发展路子,共同建立了土地流转平台,成立专业合作社。通过组织帮带、阵地共建、产业融合、服务共享等,走出了一条“大带小、强带弱、富带穷”的强村富民新路子。

王桥村一直是单县优质小麦良种主产区,也是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。“联村共建”后,两村产业发展统一规划,带动史楼村繁育小麦良种3000亩,两村形成了6000亩的基地,不仅增加了产量,而且还提高了经济效益。“每斤良种比普通小麦多卖两毛钱,我们史楼一年就可增收100多万元。”刘茂才蛮有把握地说。

据刘茂才介绍,两村以此为契机,先后累计流转土地1450亩,规划建设了蔬菜、香瓜等温室大棚和育苗基地等,并鼓励致富带头人承包,成立合作社,带动两村村民一起发展。此外,还鼓励有志青年返乡创业,积极为农村闲散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。村内先后建设了菏泽恒达药业有限公司、文硕家具厂、板材厂等企业,提供就业岗位达120多个。

王桥村村干部刘铁涛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之一,有能力、有渠道,他先后承包土地400余亩,大力发展火龙果、葡萄、草莓等水果种植,并建立了集观光、旅游、采摘于一体的农星家庭农场,不但招收村民来农场打工,还带领有意愿的村民一起干。

“村干部知道我的情况后,把我介绍到农星家庭农场工作,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,一个月能挣将近3000元,这样的生活,之前不曾想象。”村民刘结玉说,下一步他准备承包土地,跟着一起种植高端水果。

“现在两村的村民有的到农场或车间打工,有的跟着致富带头人种植水果、食用菌,有的承包蔬菜大棚,实现了人人有活干、人人有钱赚。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增加,比前些年翻了一番还多。”刘茂才说,多年来,“联村共建”让王桥村强村更强,史楼村弱村变强村。

文/图 记者 时苏建


责任编辑:
张坤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